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已于2月中旬正式落地實施。按照過渡期安排,滬深主板存量項目平移于近日正式結束。截至3月4日,已有合計431單主板項目完成平移,包括261單IPO項目、166單再融資項目和5單并購重組項目。
全面注冊制改革是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標志性工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來自證監會系統的代表委員也對全面注冊制相關問題給予了密切關注。多位代表委員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注冊制改革是一場涉及監管理念、監管體制、監管方式的深刻變革,全面注冊制下監管重心后移,把選擇權更好交給市場,這將顯著提升資本市場規范化、法治化的運作水平,推動新型監管體系加快構建和完善。
代表委員還認為,全面注冊制下,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將走向“深耕細作”,相關配套規則將持續完善,他們就完善全面注冊制下的法治體系提出建議,內容涉及欺詐發行、第三方配合財務造假行為、背信類犯罪等。
證監會與交易所職責分工更加明晰
滬深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滬深交易所受理了432家主板在審企業項目的申請,共有261家主板IPO企業完成平移,其中深交所105家、上交所156家。目前,主板存量項目平移至交易所的工作已經結束,全面注冊制進入“納新”階段。
注冊制改革的本質是把選擇權交給市場,強化市場約束和法治約束,注冊制下,發行上市全過程更加規范、透明、可預期。“試點注冊制期間,各項制度安排都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比珖舜蟠、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表示,注冊制改革實施以來,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更加完善,上市公司結構、投資者結構、估值體系都發生了積極變化,科技類公司占比、專業機構交易占比明顯上升,新股發行定價以及二級市場的估值均出現了明確的優質優價趨勢,資本市場秩序也更加規范,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對市場的敬畏之心顯著增強。
業內人士認為,全面注冊制下,證監會與交易所的職責分工更加明晰,審核注冊效率和可預期性有望進一步提高。
全面注冊制將推動監管能力不斷提升
全面注冊制下,資本市場監管將進一步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理念,這也對監管能力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
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行政處罰委一級巡視員羅衛認為,注冊制改革突出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緊密圍繞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督促發行人“講清楚”、中介機構“核清楚”,這對證監會的監管執法提出了新要求。
賈文勤也表示,伴隨全面注冊制落地,資本市場各類參與主體及其行為將更加復雜多元,資本市場受到的內外部影響因素也將隨之增多。她說,注冊制重塑了適應改革需求的上市監管理念,這需要監管部門進一步打破慣性思維,調整監管理念,完善工作方法,優化隊伍建設,落實全面注冊制下加大全過程監管力度的要求,進一步提升監管質效適應改革需要。
她介紹,北京證監局將堅持強化監管能力建設,夯實監管主責主業維護市場秩序,持續優化“大投!惫ぷ鞲窬,并擔當作為優化資本市場生態。具體包括:持續深化監管轉型,不斷強化科技監管建設,進一步健全注冊制下廉政風險防范機制;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推動證券公司提升專業能力,強化證券服務機構執業質量監管,豐富監管“工具箱”提高監管質效;妥善回應投資者訴求,開展形式豐富的投資者教育;主動開展正面輿論引導,并推動投融資兩端良性互動等。
羅衛表示,從行政處罰工作角度看,應當重點做好持續強化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重點領域執法,持續完善立體追責體系、推動形成監管合力,加強制度供給、完善相關領域規則等三方面工作,更好保障注冊制改革平穩推進。
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將走向“深耕細作”
全面注冊制順利推進,需要繼續完善配套機制,“深耕細作”增強法治保障。
羅衛認為,提高違法成本,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依法嚴懲,是建立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發行市場的重要前提。她透露,證監會將通過不斷完善行政處罰和民事賠償、刑事追責之間的銜接機制,形成行政處罰、民事索賠和刑事責任的立體追責合力。
針對第三方配合財務造假行為,賈文勤建議:完善證券領域法律法規及配套規則,加大其他部門法與證券法律的立法聯動;加強行業監管、政務黨紀類協作聯動,以及信用聯合懲戒;完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和行刑銜接機制;加強普法宣傳,積極支持投資者依法對第三方進行追償。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證監局局長楊宗儒認為,應當研究完善資本市場背信類法規制度,“零容忍”打擊背信類犯罪,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和資本市場秩序。具體措施包括:出臺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犯罪刑事司法解釋;出臺刑法修正案或法律解釋,將私募機構納入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適用主體范圍;編發具有指導意義的背信類犯罪典型案例,加大對背信違法行為的立體追責力度等。